Tuesday, October 27, 2009

法鼓山游记(二)-下篇

落发道具

晚斋后,我们便准备参与常鉴师的落发仪式。总共
17受剃度学僧,只有一位来自马来西亚。我想常鉴师是马来西亚佛教界的光荣,看着眼前的她内心不仅赞叹她在生命中选择了奉献这条道路,她把生命奉献于佛教界,她把生命奉献与一切众生,深深的祝福在修学道路上一切无碍。17 位学僧在大众念诵的佛号中顺利完成剃度式。法鼓山上也有好几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师父,之后我们还与他们交流,结下善缘 :D

与常鉴师亲友的合照

马来西亚团(除了右起第五的觉兴师父)

落发仪式后,才七点多,可是天色已经黑漆漆了,天亮得早也暗得早。距离养息还有段时间,我们便到祈愿观音殿前的梯级坐下来谈天及欣赏法鼓山上夜晚的美景。

万家灯火的夜景(只可惜相机的缺陷成了有缺陷的像)

法鼓山这么多尊庄严的佛像,最令我目不暂舍的是祈愿观音殿里的祈愿观音。‘祈愿观音’由圣严师父新创,佛教文献里不成见过,师父会这样命名是因为观音菩萨大慈大悲,协助众生脱离苦海,只要有人发愿,菩萨必定给与救度。这尊祈愿观音铜像坐在莲台上,手持倒泻的净瓶,头部倾斜(在聆听众生的声音),右脚着地,准备随时都能够立即起来救苦救难。观音的后墙是片透明的大玻璃窗,窗外有个墙,水从墙顶垂直而落,落入墙下水池中,而墙下殿内也是水池,祈愿观音就坐在水的海岛上。这也成了山上的景点之一,只可惜观音殿内禁止拍照。观音殿的大门外也建了个大水池,水池前梯级的上方悬挂着[观世自在]的匾额,表示着观世音菩萨无时无刻都在聆听众生的苦难,协助众生从此岸到达彼岸,任何时候都是自在化世。师父希望每个人都能学习观音菩萨的精神,合喜自在的助人,自己也能成长。

大悲心起


大约十点,我们四人以欢笑来结束了这一晚。这一晚,脚的疼痛严重了但内心难以形容的喜悦与平静早已掩盖了脚的疼痛。。。这一晚又是美好的一晚。。

开慢车



以前開的車是手排檔,所以車子好像總是在說,“餵,我的速度不只是這樣而已”,於是習慣在高速公路上開快車,一直很急躁的渴望馬上抵達目的地,雖然自己不斷提醒自己,不管遲到或早到都不礙事,何必要讓自己在公路上如此莽撞?不過,一旦踩了油門,似乎連上帝給的勸諫都會忘得一干二淨。

現在換成了自排檔的車,速度比從前的車子慢了許多,而且因為自動換檔的關係,轉速一不留神就飆升到三、四千左右,而轉速越高,耗油就越快,錢包憔悴,自己的心更痛。為了避免起步時的過度耗油,如今開車的速度大概都維持在每小時80公里以下,看起來像個大近視或初學者在開車。

開慢車總比開快車好,首先不必為了緊張路面情況而心緒不寧,也不必為了閃躲不及突發狀況而把自己變成野火在車裡燃燒。其次當然是能省油節約,更能有效的保養車子。開慢車的時候,靜靜聽收音機,或默默和自己輕輕對話,不但對心情是種沉澱,更讓精神保持平穩的水平線,停車以後的時光,忽然覺得自己過得又踏實又幸福。一直都相信,心存正面的能量才有好運氣,好日子。

看過一些德士司機一邊慢慢的開車,一邊隨電台音樂吹口哨,表現輕鬆又自在。疲憊,是自己把時間轉得太快了。漸漸的,也不在乎自己開的車能跑多快了,重要的是自己在開車過程中快樂滿足。

若能在開慢車時仔細觀察路過的風景,生活仿彿也因為懂得欣賞而充實,培養對週遭一切誠懇,如此也能活得比較真切,不再為錯過遺憾。


星洲日報/副刊‧作者:方肯 2009.10.20

法鼓山游记(二)-上篇

17/09/09 星期四


台湾的天亮得好早,5.30am,就如马来西亚的七八点了。哈哈,第一天还真不习惯呢,5.30am而已啊,怎么那么亮了:D 如果要看天刚刚破晓、日出的美景就得早早爬起来,不然太阳早就高挂天边了,呵呵。这一天,我们5.30am就起床了。不是要去看日出,不是要去爬山,而是要去做早课。早课6.00am开始。好久没有那么早起来做早课了,所以还挺不习惯的,站得好辛苦,恩,真的很惭愧,身为一个佛教徒,应该把做早课养成一种习惯,但往往却做不到。 45分钟的早课过后就是用早斋,好健康及丰富的早饭,好久没吃得那么健康了。在斋堂里面放着一锅汤,看起来像是麦粥,结果喝了一口,糟糕了,是我最怕喝的杏仁汤!!当下,我起了很大的烦恼,一个我闻了就想反胃的东西,现在却要我喝下去。。看着它,不知如何是好。。。当时的情况是不管怎样都得喝下去的,所以闭着呼吸,用吞式的把它给一大口一大口的吞下去。恩,终于给吞完了,真的松了一口气,第一次这么努力的把最不喜欢吃的食物吃完。这让我想起师父们出去托钵的时候,人们供养什么食物,他们也得收下;人们供养什么食物,他们就吃什么。佛陀告诉我们吃只是为了滋养这身体,而非长养我们对食物的欲望。我会学习不对食物的攀岩,而是滋养这身体的观念。


早斋后,我们集合在碗碟回收处等待常鉴师,跟她会和一会儿。之后,我们就各自活动因为常鉴师一直到傍晚都得上课,所以无法陪伴我们,但细心的她担心我们无所事事,所以安排了法鼓山专业的义工导览团带领我们在山上走走。


大约十点,我们的导览活动开始咯!由于法鼓山九月份是禅修月,所以我们这一天的导览除了室内外的参观,也会让我们体验不同方式的禅。第一个活动就是放松引导。从头到脚逐一释放身心的紧绷与压力,享受呼吸的感觉。接下来是走路禅,我们步行在法鼓山幽静的一段步道上,不去想路程还有多远,把每一步当成第一步,这样不管路途多远多艰难,只要把每一步当成新的开始,就能安稳愉快的完成旅程。‘把每一步当成第一步’的这观念协助了我顺利完成接下来几天行脚的旅程。

法鼓山提倡环保,四种环保即心灵环保(一慈待人,保护自己的心,不受污染)、生活环保(生活起居上不制造污染及浪费资源)、自然环保(保护自然环境)、礼仪环保(行为的净化以促进和谐社会)。近期内还落实了环保生命园区,即环保自然葬的园区。把骨灰装进环保袋,埋葬在泥土里,让骨灰回归大自然。一段时间后,别人又能够再使用,一直循环,不但省地方又能环保。进入生命园区前,导览菩萨提醒我们进入后需合掌,然后问讯,对已故的人表示尊敬。这是我第一次见识到原来人活着能环保,往生了也能环保。


生命园区外的药师佛

专业的导览菩萨

台湾的气候好炎热,将近秋天了还是那么的炎热,温度大约34度。步行在列热的太阳下,幸亏有导览团提供的斗笠(一种用竹编成的帽子),能够像雨伞般遮挡太阳。在生命园区外的树阴下小休了一会,我们又继续另一项活动-听溪禅。我们来到了一个有小瀑布的小溪,选了个舒适的地方,各自开始静坐,静下心来聆听水声自然的律动,不分辨声音的大小,不思索喜欢与否,听只是听,任由水声流进流出。我好喜欢这种与大自然共处的感觉,内心好平静,好放松。









午餐后我们又继续我们今天的法鼓山导览。接下的活动都是参观法鼓山的一些景点如大殿、祈愿观音殿、开山纪念馆。大殿里坐着三尊独一无二的佛像,分别释迦摩尼佛、阿弥陀佛及药师佛。三尊佛像都坐在方形须弥座上而三尊佛身里也藏了书法名家及信众抄的经本。这些都是法鼓山大殿佛像的独有特色。回来后看了些资料,发现到雕出法鼓山这三尊佛像的因缘不简单,是圣严师父及一群铜铸佛像专案小组付出好多的心血而成的,非常的赞叹!导览法鼓山以参观法华公园的法华大钟为终点。这大钟体内外刻了7万字的经即一部法华经及一卷大悲咒,一年只敲一次,即年初夕。我们合掌右绕三圈

斋堂

大殿





法华公园

法华大钟

大约三点,导览法鼓山正式结束。我们四个约好先回去洗个澡、换上舒服的衣服然后我们要去参观一些还没参观的地方。我们先到法鼓山的行愿馆(法鼓山出版的书籍及纪念品售卖处),过后又到回开山纪念馆因为之前在导览法鼓山的时间有限所以只是走马看花。晚餐前的一点时间,我们便到图资馆(图书馆)看看。规模蛮大的图资馆,含藏了好多的佛教书籍、经典及电子书库。环境很好的图资管,眼睛累了还能往往窗外的优美风景,好希望马来西亚也有这样好的自修环境,这样就能够吸引我经常光临。五点准,我们就离开了图资馆到斋堂去享用美味的晚餐咯。

开山纪念馆


Monday, October 26, 2009

法鼓山游记 (一)

九月中,我、志祥、慧芬及文健在因缘巧合下到了台湾法鼓山一荡。感恩这一荡法鼓山之旅。除了参与常鉴师的剃度典礼外,也同时让我更加认识法鼓山这个独特的道场、圣严师父的修持与理念。这一荡鼓山之旅对我来说是一荡充满喜悦与体验的旅程。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在法鼓山短短三天的游记。希望有机会,大家也能到台湾法鼓山一荡。

16/09/09 (星期三

下午3点,我来到了另外一个国度。带着一颗好期待,好兴奋的心情,我们抵达了桃园国际机场。我的第一次背包旅行开始咯。虽然台湾不会是一个我想来的地方,但因缘低下,我还是来了。一步一步地往行李领取处步行,同时也四处张望,四周的服务员、空姐都以标准的华语对谈,告示牌以华语及英语为标题,顿时把我的心给安定下来,毕竟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迷路了起码跟着告示牌,再问问人就能够明白了。

领了行李,我们往机场的旅游咨询柜台前往,因为我们要申请青年旅游卡,同时也希望能在该处得到更多的资讯。一切处理好后,我们准备搭国光巴士到台北市咯。
大约一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抵达了台北车站。由于时间的紧奏,而我们又还没吃晚餐,所以决定搭7.20pm的巴士到法鼓山,取舍了参与剃度大悲忏。在台北车站,我们一口气买完了接下来几天要搭的高铁与火车的车票,哈哈,车票的费用还真贵呢。晚餐前还来了个小插曲,走错车站(国光客运西站),绕了一大圈,脚都累坏了。走错路的其中一个原因是路人的指的方向不明确,所以我们绕了冤枉路。终于我们买到法鼓山的车票,也是医肚子的时候啦。由于不想再走那么多了,所以就直接询问售票的柜台小姐附近哪里有好吃的食物。依据台小姐的资料,最靠近的就只有台北地下街,所以我们往台北地下街的方向前往。
台北地下街是个地下的购物中心,里面有卖衣服(还蛮便宜的)、鞋子、书、电玩、当然也少不了餐厅。我们从出口一直走了一段路,觉得不对颈,就问路人,第一位问的人不是本地人,无法帮上忙,所以我们就再询问另一个人。他回答得不加思索,很像很熟悉地下街的环境,他叫我们继续往前走,我们很开心的再继续往前迈进。怎知走了一段路,将近尾端了,但却没看见任何一间餐厅,开始怀疑那人的指示了。。。 已经来到了尾端,很失望的又再一次问一问一位路过的安娣,她说她的印象里我们的这一个方向是没有餐厅的,应该往返回头的方向才对,顿时,我们都呆了。。我们告诉安娣我们刚从那方向走来,她的回复是要我们相信她,她曾经在那里用过餐。我们选择相信她,因为无论如何我们都得往返回的方向走因为已经走到尽头了。。。

我们的脚步变得越来越沉重,尤其是我与慧芬,脸部已经没什么表情了,脚又累,肚子又饿,真是可怜。走着走着,眼看目标将近了,心情也开始变得好一点,随便选了一间餐厅,就做了下来。Hooo…终于能够坐下来了,开心极了。短短在台北的几个小时,我们得到的教训是以后问路不能只问一个人,而是要问多几个,不然辛苦的是我们的双脚,呵呵。


看了菜单,快速的点了份晚餐,然后坐着享用饮料及休息。我点了份牛肉面,志祥点了份羊肉面,慧芬点了清蒸鳕鱼饭而文健则点了份牛肉饭。这一餐是我们在台湾的第一餐,恩,我们的食物都很美味,牛肉羊肉都没有异味,可说吃了一顿满足的晚餐。
牛肉饭

清蒸鳕鱼

羊肉面

牛肉面


法鼓山的巴士很准时,我们抵达车站时,巴士已经在倒退了。志祥与文健马上跑上前去阻止,师机很不愉悦的把巴士停下,以很不愉悦的语气要我们快点上车。大约一小时半的车程,我们抵达了法鼓山上。常鉴已安排了两位师父在巴士等候处接待我们。抵达法鼓山已经九点了,法鼓山上灯光少,所以显得特别暗。


我们来到了久仰大名的法鼓山上。由于已经接近养息时间,所以师父只是带领我们到重要的地方如卧室、厕所。法鼓山,真的好大,好壮观。一踏入室内就对完善、先进的设备及宏伟的建筑赞不绝口,就连厕所的设备都那么完善,用厕所时都可以用得很舒服。目前,马来西亚尚还没一座像这样环境兼设备那么完善的一所道场。当下,就非常期待接下来呆在法鼓山的短短一天半的日子。

清洗一番后,感觉舒服多了,一整天没洗澡的感觉令人很不自在。在法鼓山,十点就得熄灯养息了,所以我们洗了澡也是养息时间了。那一晚,虽然双脚很累但还是抱着一颗愉悦的心情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