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因缘巧合下,我列席了佛友之家的家长会议。看起来我是去为妙云站台,其实我是祥关心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
昨天的会议,我好像置身在国会,看着大家讨论。我坐在家长身后,切切体会到他的无助与害怕。我站在妙人旁边,切切感受到人心惶惶。我站在佛友之家前面,看清了大家关怀方式。
其实。没有人要阻止关掉妙云,没有人要抵制哪一样说法,更没有人要推翻任何言论。问题在于,大家对于事情的盲点,还有会议进行的气氛。那种被人围攻的感觉。。。那种陷入哑口无言的无辜。。。那种有话想讲,但是被人家凌厉的言语切断的无助。。。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想到站在中立的立场来看事情。同理心不是要假想谁收了委屈,不是要假设谁不愿意。那种同理心,是要站在人的角度去看。那刻,我终于明白国家反对党在弱势的情况下,无法捍卫民族与国家的无奈。由谁愿意多给点喘气的空间与时间让人家说话?你给与人家说话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不是在逼迫她,你不是在施舍时间给他?
感觉上,有凝聚力变成了自私的表现。感觉上,想在厘清问题变成了偏私的行为。啊。。。
有人提出,三间家,四个家庭。因为我们是合并,并不是关掉那一间。我一直有一种疑惑。。
什么是三间家,四个家庭,我们是合并,并不是关闭那一间?突然想起小马哥,我不否定中国,也不否定台湾。那是什么?呵呵。。。以前我觉得这个言论挺好笑,现在这个道理竟然被接纳在我们身上咯。。。呵呵。。。大学生啊,关闭一间佛友之家是要解决大家财务上的问题。为何还要执于三间家,四个家庭,我们是合并,并不是关闭那一间?因缘具足的时候,关闭是必然的。为何还要捉着四间呢?传承吗?我们没什么特别的标志。佛友之家也是人住出来的,规矩是认定下来的,没什么大不了。
仔细想想,三间家,四个家庭,只是解决了金钱上的问题。因为,三间家,四个家庭只不过是变相的执于四间家的行为。又何苦呢?
你要香港?台湾?还是中国?如果是香港,不要忘记,100年不变的政策.我们需要吗?如果是台湾,该怎么办哦?一国两制?还是小马哥政策?呵呵。。。关闭就是关闭。因缘来了再开,没什么大不了。名字也不一定要维持以前的。
我只不过是依局外人的身份来谈。呵呵。。。
婆婆走了
5 years ago
5 comments:
真的是,因缘巧合,我们在佛友之家的会议里见面。怎样,那天的决定还好吗?在开会时,我也有点害怕。怕乱讲话,不想留下不好的回忆,因为我要毕业了。其实我有乱讲话吗,好怕?
我也不懂,到底是谁在闹,谁在烦。哎哟,你说呢?妙云被围攻了,难道妙云的人是那么想的吗?我不知道,对不起,如果我们错了。无论如何,我们只想和平解决事情。
是的,我也不懂有谁是中立的,公正的,你懂吗?谁对谁错,谁中立谁公正,有谁才懂呢?主要是,我们自己是中立吗?
是的,三间家,四个家庭,有点怪怪。可是我在想,这个是不是最好的安慰每一个家呢?我怕有哪一间家说他的家不想关,那怎么办?四个家庭也好啦,大家欢喜就好,不欢喜就咯,哈哈。
我只希望大家欢喜一切在会议里所作的决定,不想过后听到任何不满的声音,对吗?这才是开会后的结果啊。
首先,那天我会出席,纯粹是因缘巧合,路过进来看看。第二,我只不过列席,没有发言权。而且,我尊重大会。
我想,受伤害的原因,不是自己的家被关掉了。而是整个会议的过程。大家早就心理准备好,有这个情况出现。只不过,会议的进行,那种凌厉的气势,不但吓坏了新人,也挫减了他们本来具有的信心。
为什么要用三间家,四个家庭的伎俩来安慰任何人?为什么不直接说关闭,而是合并?这只不过是形式上的保留。要传承吗?诚如光仔所说,有什么传承?为什么要这样子难堪的解决?
我不是否定会议的决定,我是提出那天会议的形式与气氛所带来的伤害。那个伤害,是无远弗届的。大家都那么盛气凌人,是因为主持人是junior?还是大家的资历比较高?感觉上,那根本不是讨论,而是变相的说服大会。
大家仿佛已经知道要怎么解决,来开会就是说服弱势。是不是啊?好像执政党已经通过一些政策,假意在国会上提出。表面上是民主议决,其实任你怎么说,弱势就是弱势。
大家冲着一些人而来。我们不能怪人家感性,我们不能怪人家重感情,我们不能站在自己的立场来表示同情。况且,对方更本不需要同情。他们要的是,集思广益。不是来势汹汹的逼迫与欺压。
我知道,我说什么都会有人觉得我偏私了,因为我是前妙人,因为我是前总家长。是这样吗?
我惋惜的是,不是结果,是开会的过程。大家仿佛是为了省时间,而不想再多拖拉。集思广益就是浪费时间吗?
我惋惜的是,大家都不了解对方的感受。
我不是在开会后开马后炮,因为我根本没参与会议,我只不过是路过列席。我会选择在这里讲,因为我以为这里是抒发的唯一管道。
原来,我也错了。
对不起,我一直都不知道,原来我与大家的想法是如此的不一样。对不起,我一直都不知道,原来我们的channel不一样。
或许我没住过佛友之家
也或许我不了解现在佛友之家的状况
所以, 也造成我不敢分享我的想法。。
没错,这里是可以抒发想法的空间。。
但想象,这里的人都是学佛之人。。
可是,没有人能说心中已无贪嗔痴吧?
所以,每个人都会有一些自私的想法。。
可能太微弱,察觉不到。。
所以各人想法也不一样。。
三间?四间?又有什么问题呢?
三间家,四个家庭??或许有些许执著?
重要的是,解决得了问题吗?
人数的问题?财政上的问题?
可能大家沟通上会产生一些磨擦。。
也可能看法不一样。。
但为了这些小事而闹得不愉快。。
是不是不符合佛友之家的宗旨呢?
“给人欢喜”?
对不起,这只是小弟的一些愚见。。
没有说偏帮谁,也没说针对谁。。
纯粹只是抒发。。
是的。一点问题也没有。而且也解决了问题。也许,大家已经陷入形式化。所以,今天的学会,今天的佛友之家才有今天的天地。
嗯,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一开始当执委,就一直觉得与大家格格不入的原因。我现在才明白,为什么我无法融入大家。
没关系,这不算迟。我会改善我自己。但是,我不会再发表什么了。
感恩大家给予的意见。再见。
诸法因缘声,诸法因缘灭
既然没有必要那么多间佛有之家, 那就3间就好了阿。如果需要到4间那就开4 间咯。。。哈哈哈哈就是那么简单, 没什么东西的麻。。。一切无常阿。。。佛友会就是一起学习,一起共修, 一起学佛的地方。一个名称(称号)而已。因缘聚足开4间就开回4间,没必要把一切简单的东西复杂化, 形式化。一切都是无常无我(annica, anatta)空性的。好好的修行‘断除烦恼(贪greed (lobho);x hatred (doso); x delusion (moho))比较重要。
愿大家皆幸福安稳快乐。。。
postscript:开会应是选出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法。可是往往我们这里(m'sia)的开会是制造更多问题,争论问题, 到结束都没结果, 多浪费时间阿。哈哈,所以我不喜欢开会的。
Post a Comment